9月4日晚7:00-10:00,由元诗歌公益基金策划组织的第一期活字印刷文艺赋能活动在腾讯会议展开。
本次线上分享交流活动由活字印刷项目发起人、《元素》副主编姜非主持,面向元诗集新势力诗丛作者和活字印刷第一辑征文作者。
活动主题为“新诗发展简史”,活动主持人姜非分别从“民国时期诗歌”“朦胧诗”“89年之前的第三代诗”“九十年代写作与新世纪诗歌”这四部分入手,以新诗发展为基础脉络,以诗人文本变化为核心,梳理已逾百年的汉语新诗。
对于民国时期诗歌,主持人从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尝试集》开始说起,到20年代徐志摩等人的“新月派”,再到30-40年代的卞之琳、穆旦、吴兴华等诗人,从文本入手,解读汉语新诗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继承和吸收,对西方诗歌的学习与移植。
李白
吴兴华
欢乐反映在他一双作画的慧眼,
急逝的飞落的归于静止的状态;
万物像波涛,他抓住最高的顶点
在他的诗句里,就确定一切都永在。
向上抛沉思的长绳系住了华日,
一道桃花色的流泉像挂在半空;
总是这样,他加进些不灭的物质
在已经消散和未来的美丽当中。
像梦中一个人置身在一间嵌满
明镜的广厅,向四方看,都是自己
静止,好像别的,逆着时间的急流。
这就是秘密的力量。他看见“永远”
当亡国的妖姬含笑在亭北独倚,
从半轮初月里看出丰满的新秋。
到朦胧诗,姜非指出朦胧诗人一开始便用现代主义的艺术方式进行创作,既致力于自我抒情,也致力于社会抒情,既表达自己又隐藏自己,并最终将这些统一在人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上,而这不同于过去诗歌的美学在最初使人不解,觉得怪癖晦涩,因此被称为“朦胧”。
之后,姜非又介绍了一大批比朦胧诗人更年轻的诗人,他们喊着“pass北岛”的口号,以反叛朦胧诗的姿态登上诗歌写作的历史舞台。他们的作品和写作在1984年成为一种受关注的诗歌现象,在1986年的诗歌大展上达到巅峰,又在1989年因各种原因,这一代人从群集,逐步走向“相互决裂”,各奔前程。
汉语新诗进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后,第三代诗人群体中出现了两个庞大且相互对立的群体,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并导致第三条道路写作出现,并且中间代、70后、下半身写作、80后90后等等写作群体相继出现。
姜非以萧开愚、姜涛、马雁、张枣、洛盏、蔌弦等人的文本为解读基础,梳理了知识分子写作在九十年代后的两条发展道路,一条从中年写作的经验、叙事性、及物性出发,另一条从语言、技巧、修辞出发,勾勒出90年代后第三代诗人群体诗学发展的一角。
交流活动持续近三个小时,十多位年轻的诗歌写作者参与其中,收获满满。